为了记录,也为以后留法的学弟学妹们积累经验。
从上海开始吧。
9.6 孤独的反向
正好赶上15届的迎新,不是一般的喧闹。人流裹挟着大箱小包涌入华师大的各个角落,让我极度负重的离开看起来并不是很突兀。打扮得还很“老实”的孩子们在用惊喜的眼光抚摸校园陌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而两年的老腊肉对这些早已引以为常,表情里有几分“让给你们”的坦然。
把寝室的小家都搬空了,想像一个快镜头,东西渐渐减少,减少,直到看不出有人住过那里。半年之前何曾想过要离开,生活用品这里都太齐全,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索性眼睛一闭,不用想了,都扔了吧。
下午四点十分,钥匙交给了宿管,接下来的十多个小时,没有根,漂在上海。
箱子,包裹,我要带去法国和爸妈要带回家的东西,大大小小总共七只,被塞进小姑夫的大车里。路上他们还在讨论怎么把我要托运的箱子捆结实的问题。我呆呆地看着窗外,开灯的高楼大厦上五彩的光斑从地平面跳跃而起,在夜晚二次呈现现代建筑的流线型美感。两年了,还从未在上海感受到如此的亲切感,人就是太贱,失去了才开始珍惜。车里,妈妈已经在小姑父的建议下开始剪轿车后座的保险带,看大家齐心合力要为我顺利登机落地出谋划策,心里在狠狠鞭打自己,前方的夜景变得模糊。
我们住在机场旁边的锦江之星,酒店提供免费大巴,大约十五分钟就能开到机场入口。这一夜我们一家三口打疲劳战,要连夜把总重115斤的两只大箱子减到90斤朝下才算不超过限重。除了行李问题,还有时间问题。飞机是七点十五分起飞,六点半登机,推算六点开始排队过海关,五点开始排队托运行李领取登机牌,那么四点半就得离开宾馆了,意味着四点就得醒。酒店免费提供的机场大巴最早的一班是五点三十五分,差点没急死我,还好去前台服务生那儿,他们说加了一班四点半的,可以四点打电话叫醒我们。就这样,忙活到两点终于能沾枕头睡一下,两个小时之后又得忍着强烈的恶心,在凌晨的寒风中前往浦东机场。
9.7 漂洋过海
阿联酋航空的入口在第23号,进去之后立刻被吓住,领登机牌的人已经浩浩荡荡快排到入口处了。如果航空公司在你登机前一天晚上给你发提示邮件有在线check-in 的服务的话,保险起见还是弄一下,系统会给你邮箱发一个boarding pass,在领登机牌时就不用排长队,不怕来不及啦。还好我前一天晚上办好了在线check-in,前面只有四个人排队,接下来便不慌不忙了。
领好登机牌,陪爸妈在海关门口的长凳上坐着,聊些有的没的。五点半,机场外的黑色已经被浅蓝色驱逐开去。感觉自己像收到了一盒新巧克力的阿甘,挑选了自己的未来,唯有一试才知道它味道如何。好在我挺没心没肺的。在飞机高速滑行的时候,所有的不舍全都化成了幼稚园孩童才有的兴奋感。等飞机冲入云端,空乘提示可以拉下遮光板的时候,等了我好久的倦意终于抓住了我。
阿联酋的服务真的非常棒,才十几个小时就让我有了“吃了睡睡了吃之后被屠宰”的危机感。饮料不间断供应,已经忘了早餐的内容,不过午餐尝到了非常鲜嫩的煎鳕鱼。国际航班的空乘基本都是外国人,只能用英语交流。他们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也一直非常礼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飞机上的娱乐项目。在每个位置后面都嵌着一台小型的电视,配有遥控器和耳机。小电视中你能看到非常新的电影,各个地区的都有;还有很多新出的音乐专辑,最让我兴奋的就是Maroon 5 的“V”和Ed Sheeran 的“X”都在列表里。除了电影、音乐,还有新闻、电视剧等等。能够想像,我的手机除了拍拍飞机外面的风景,其他时间都没有用过。
大约在迪拜当地时间九点五十踏上了荒凉得只剩下石油的阿联酋国土。两个半小时的转机等候,我们只有逛逛机场免税店的机会。所谓免税店,就是价格能把你从坐飞机的困倦中晃醒,免“睡”店。只扫了一两眼便没了热情。热闹都是它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接下来迪拜飞里昂的航程就有点精彩了。等我找到我靠窗的位置时,靠走道的位置已经坐了一位老人,中间位置还是空的。我示意了一下,他点点头起了身。可等坐下我才反应过来随身行李忘了放在头顶的小隔间。由于登机稍晚了一些,小隔间几乎都要满了,我拎着包半起身犹豫不决,这老人笑着看着我:“You want me to put that up?”我原本皱眉的脸立刻融化成了一个大笑脸:“Thatwould be great. Thank you so much!”等大家都坐定了,突然有位空姐出现,走到老人身边深鞠躬,扬起大大的微笑给了他一个专属的欢迎问候。我在旁边瞪大了眼睛,难不成这是什么大人物么?!中间的位置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坐,跟他有关系么?!我反而不敢搭讪了,所以无从得知问题的答案,毕竟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到了晚饭时间,一位空乘推着餐车一排一排地送餐。等到我这一排的时候,他扫了我一眼轻快地说“Hello there~”紧接着又猛抬头盯着我用升调说:“You look familiar.”空气凝固了半秒,我回答”Really? This is actually my first flight. ” 空乘显得有点尴尬:“WellI’m sorry. You really look like someone I know.”接着开始介绍今晚的菜品。哦对了,这位空乘长得,非常,非常,非常之帅,眼睛尤其,尤其,尤其之迷人。亮点永远要放最后。
法国当地时间晚上七点半,我们落地了。里昂,据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以小王子作者的名字来命名机场。机场的地表建筑并不大,特别在空旷的郊区的反衬之下,美得很孤单。学校派了2+2项目的法国负责老师Clement教授来接机,并租了两辆大型奔驰车,领我们去里昂校区旁边的学生公寓住宿一晚。教授和两位司机都是西装革履,身上带着专属于法国的气派。去的路上我坐的是副驾驶,司机是个狂拽酷炫的帅小伙,络腮胡子被精心修成一条勾画脸部轮廓的细线,左边眉毛上还打了洞穿了个环儿;此人的狂拽酷炫不止在外貌,车速一直保持100迈上下,双手基本不在方向盘上,倒车只手臂一动,油门一踩,精准地擦着旁边的车停了下来。虽然赏心悦目,但一路险恶啊……
到了旅舍,教授本有意请我们在旅舍的小餐厅吃个晚饭,不过看我们的状态都不太好,放我们回笼睡觉了。此后无话。
9.8 倒霉日
一天的霉运,可以从早上选择穿什么开始。
穿不穿高跟鞋是永恒的难题,如果你不确定这一天的计划是什么,就千万别选择高跟鞋,特别是在法国这种哪里都是坡的国度,一走下坡你就懂得什么叫“压力山大”。我在这天早上愚蠢地选择了高跟鞋,接下来的行程是——从旅舍走到里昂商学院里昂校区,见校长和管理学生、学术的两位院长,参观校园,坐昨天的大奔去我们在圣埃蒂安的公寓(接下来全程有学生会主席陪同,他是个法国小胖墩),分房间、放行李(愚蠢地没有换鞋),走路近半个小时去市中心的大商场吃午饭、买东西,拎着买好的东西走回公寓。回公寓的路上我整个人都蔫了,掉队得厉害,街上没什么人,只听见我脚下哐哐哐哐的声响,整条街道都在放大我内心的哀嚎。作的什么死啊我的神!!!
回公寓之后听说要去办手机卡了,我赶紧换了双球鞋(意味着全身衣服都得换),球鞋可以带来好运吗?NOOOOOOO!!!主席同学帮我们在free店的自主柜台办手机卡,此机器只能识别带芯片的信用卡,我有磁条信用卡、芯片借记卡,唯独没有芯片信用卡;需要选择nano卡还是micro卡时,我又花了将近半个小时试图打开一加手机的卡槽,店员们手里的针都太短,我需要回形针却苦于无法和店员沟通。我只能和主席同学说:“I think I need a paper clip.”主席同学萌萌地慢慢眨眼、拿出了手机:“WellI don’t know how to say paper clip in French…Let me search…Oh now I know…”他说英语的嗓音很亮,美式卷舌腔调非常明显,但还是盖不住法语的某些发音习惯。
回形针拿到手了,确定是micro卡了,终于可以买手机卡用了。当我兴冲冲地将小卡塞进卡槽之后,手机并没有识别出sim卡。接下来就是一遍一遍地:重启-设置-数据网络-连接不上-重启-设置-运营商-无法识别……主席看我苦恼的样子走了过来,夺过我的手机又悻悻地放回我手里:“Can you set the language in English so I can understand?”语言换了,人也换了,结果没换,手机和卡还是“貌合神离”。我不耐烦地叹了口气,主席马上开始安慰我:“Don’t worry! It’s gonna work!”他解释道,他看见他的不少同学都用一加,都是可以用法国卡的。紧接着拿着我手机去找店员寻求帮助,他们俩在手机上点来点去,叽叽咕咕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我只能伸张脖子,眼神里尽是疑问和期望。店员在等待手机反应的过程中被其他顾客叫走了,主席继续在手机上指点江山,边指点边和我闲聊。
我昨晚和那群美国交换生在一起的,大家嗨到凌晨才结束,睡得太少了我现在好累啊。不用客气,帮助你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学校特别重视和华师大的合作。我怎么对待美国学生学校是不会管我的,但是如果我对你们不够友好,学校可要开除我的……学校真的很重视你们哎,我在这学校呆了两年,还是学生会主席,我都只见过校长短短一面,你们刚来就被校长亲自接待了……语气里时不时透着无奈,讲话内容却是莫名喜感。
好啦!他叫道。
霉运完结。
9.9 超实用生存法语
我也可以编一本超实用法语书,上面只有五个单词:Bonjour(日安), Bonsoir(晚上好), Merci(谢谢), Excuse moi(打扰一下)。在大街上行走,常常能碰到有些人友好地看着你,当你眼神和他们的相遇时,他们会微笑一下:“Bonjour!”你只需微笑用Bonjour回应就好。有次我在大街上举着手机找风景拍下来,身边开过一辆面包车,都是要错过的样子了,里头的司机冲车窗外的我大喊一声:“你好!”我猛地回过头去,那司机正热情地冲我挥手。我也笑着摆了摆右手说了句你好。不知是因为太惊喜还是太蠢,和老外说中文的时候我的腔调变得和老外一样生硬。
我们也经常走夜路,晚上也时常遇见搭讪的。小城镇晚上行人并不多,私家车横行霸道的倒是不少。一次在从超市会公寓的路上,经过一辆停住的豪华奔驰白色跑车,没走几步,只听身后“嗨”一声叫。副驾驶上的人伸出手来挥挥,嘴里叽叽咕咕冒出好多法语。我出于礼貌往后退到车身边和他打招呼。见他一直热情地在说话,两手在空中笔画,我只能坚持微笑说:“Sorry I don’t speak French.”突然发现不会法语有些时候是躲开搭讪者的挡箭牌,假装听不懂,也可以让你在异国少惹一点麻烦,特别是女生,一定得有时刻保护自己的警觉,别轻易被友善的外表迷惑。
想起前两天的一个晚上,在一家小酒吧里和美国的交换生们见了一面。美国桌上都是酒类,中国桌上都是果汁;聊天内容几乎和饮料一样的大相径庭。虽然都能用英语交流,但是文化背景的鸿沟真的不是仅仅一种工具能够跨越的。想想交新朋友真的好累,更何况是个外国新朋友。
尴尬的沉默之中,不禁已经开始怀念中国的你们。
9.10 技术白痴的技术攻坚战
只有一个网线接口的房间,就算空间再大、家具再全、再加一台冰箱,都是不完整的。还好我带上了一根网线和寝室的路由器。接下来介绍一下怎样用国内带来的路由器在法国为自己创造无线网络。
由于我的路由器在国内是用过的,通上电之后我的笔记本立即认出了它,但其实是没有用的。首先找到路由器上的重置按钮,按五秒钟以上便可以恢复出厂设置;接着用一根网线连接电脑和网线接口,第二根网线连接电脑和路由器(我用的是苹果电脑,所以需要两个网线连接器才行)。接下来在浏览器中打开192.168.1.1(水星路由器的激活网址),用户名和密码一般都是admin,登陆后点击设置向导。之后需要注意的就是选择接入方式。我房间里是已经装好了的网线接口,并没有上网账号和密码,我选取的是自动分配的动态IP地址,其实是自己猜着选的,结果成功了应该就是对的吧哈哈。
没想到这次攻坚战不是一劳永逸,只是开局而已。本以为设好wifi就有了宅在寝室打发时间的权利,没想到所有中国的视频网站都告诉我“由于版权问题,该视频只能在中国大陆地区播放”。这事儿出国留学的同学几乎都有经验了,用谷歌浏览器安装上unblock youku插件,中国的各大视频网站就可以乖乖为你服务帮你打发时间啦。
技术除了使用电子产品,还分很多种。如果要一个人在生活,需要知道的日常知识其实很多。怎样整理、布置房间比较合理,怎么用电饭煲,怎么用瑞士军刀开红酒瓶的橡木塞,各类食品哪些该冷冻哪些该冷藏,各类调料应该用哪种、怎么用。第一次总会惊奇,甚至会出点岔子,熟练了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你也会更能干、更勤快、更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
9.11 苗条和车技
本以为只要是欧美,人家体格就能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不过法国人的平均体型,应该比老美至少小两圈,法国女人尤其之瘦(别误会,人家上半截儿也足够丰满的)。我们总结法国人纤瘦的原因是——爬坡。
圣埃蒂安是个在群山之中的小城镇,站在街与街的交汇之处向远处看,能看见不远处隆起的小丘陵,挤满了茂盛的绿色,点缀着白色或浅黄色高高低低的房屋。整个城市,可能只有一条纵贯东西的城市主干道是非常平坦的,其余的坡度都要从15度往上算,走起来绝对利于减肥。公寓楼前面就有两条长长的陡坡,照同学的话说,这不叫坡,这叫“绝壁”。穿高跟鞋走上坡一点不费劲,走下坡就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了,容嬷嬷在场也会心疼的,讲真。
这里小巷子特别多,街道窄,道路交叉密集,坡度又大,自然对开车的市民们要求比较高,要精准地拐小弯、精准地倒车。倒霉的是,车开到陡坡最顶上,结果碰见红灯要刹住,摩擦力受不住引力,停得不好会止不住地往后退。事发当时我就坐在车里,惊出一脑门子冷汗。
提起红绿灯,这边的行人几乎无视它们的存在。他们过马路的标准就是,没车。车辆行驶更是相当诡异,我经常找不到司机看的红绿灯在哪里,可能我得去看验光师了……
法国的城市,生活节奏很慢,上班时间非常短,人们的娱乐项目就是买杯饮料,坐在户外和朋友聊天。其实开车,像是辜负了这座城。也许只有静止不动地享受秋日阳光带来的温柔暖意,或者缓慢行走在各大小街道上,用心捕捉每一个动人的构图,才算是对此地的美感,最真诚的赞叹。